requestId:68977dd5156d24.34330849.
文藝社團活動。
來自慈善組織的一項調查顯示:半數美國人平均每年花在做義工上的時間約有100小時,每三四天就會去做1小時的義務社會服務。其實,美國人似乎有一種共識:不做義工,就得不到社會尊重。在包養故事這種氛圍下,學生無包養網形中形成了一種認知:不做義工,就別想申請好大學,更難進名校。
現狀 公益社團最受歡迎
哈佛大學的一道門上鐫刻著:“入包養校為增長智慧;離校為更好地服務你的國家與人民。”它不僅是一個口號,而是為培養學生的責任心、使命感,使學生成長為負責任的全球公民。
美國高校中的公益社團數量蔚為壯觀。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為例,在該校1716個社團中,有305個服務類社團,其總量僅次于學術類社團(328個),所占比例近18%。這類社團并不直接與專業相關,主要以組織社區服務和公益活動為主。對美國大學生而言,加入大學社團不僅僅是一個鍛煉自己的方式,更是實包養女人現自我價值、獲得道德和藝術發展的契機,所以許多大學生自踏入大學便開始慎重地選擇社團,并將整個大學的閑暇時間和熱情包養網傾包養注其中。
公益性社團走紅,也是與美國服務性學習理念掛鉤的。服務性學習,實際上指的是一種教育思想和方法,它主張將學習與社區服務結合起來,通過相應的服務鞏固和包養價格擴展課堂所學,并且深化學生服務社區的意識,這些行為甚至可能影響學生們未來的人生取向。例如,學生們清理河床上的垃圾是為社區提供有價值的志愿者服務行為,而如果他們不僅清理垃圾,還對垃圾進行分析,并告知當包養網ppt地居民可能存在的污染包養源,就成為服務性學習的一種方式。
服務性學習包括由小學、中學、高等院校或社區服務項目組織的活動,以滿足社區的需求,培養公民的責任感。學生們通過學校或者以社區為基礎的組織機構,都能夠獲得服務性學習的機會,以此來塑造自我品格。如通過與環境相關的服務項目,學生不僅僅要為社區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同時還學到了關于水質、實驗室分析的知識,提高了對污染問題的理解。在此過程中,學生還能夠了解從事科學、環境或者公共政策等相關領域的職業興趣。學生和社區因此雙向獲益。
緣起 從文學走向多元
美國的大學生社團,早期主要是文學社團,主要活動是組織一些辯論,也搜集許多政治、文學書籍。
19世紀初,許多以希臘字為名的兄弟會在各個大學紛紛成立,社團成為學生課余社交的場所。19世紀60年代,美國各大學開始建立大學體育館,學生社團不再局限于討論文學,還參與體育競技、戲劇表演等。19世紀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人們逐步認識到大學教育除了課堂教學的改革外,學生社團活動對培養學生的良好素質同樣大有裨益。
如今,美國大學學生社團活動,包括學生自治會各部門的組織與活動、學生報紙與其他刊物、各種榮譽,兄弟會與姊妹會、學生組織的關于宗教、政治、文化、體育、音樂、特技、社會服務等社團活動。這些活動一般分為兩類,包養網心得一類是定期性社團會員交誼活動;另一類是舉辦演講、放映電影、舉行音樂演奏會等對外公開的全校性活動。宗教性社團、專業性社團與各種兄弟會和姊妹會大多數在教堂、院系、會館等固定場合舉行活動;公益服務性社團則常在附近社區推行各種服務項目;包養網政治性社團常邀請地方黨部官員參加國際性社團舉辦的一年一度的國際學生節,邀請校長、副校長參加正式宴會,邀請一些非營利的外國文化人士表演,還有國際義賣會等等。
今天,公益性社團越來包養越多,既緣于教短期包養育系統內部有力的推動,更緣自社會各方面的認可和支持。一些企業甚至也將社會服務經歷作為是否聘用的重要參考標準。
錄取名校不愛“高分”愛“義工”
在美國,沒有義工服務的經歷,就很難申請到好大學,即使像哈佛大包養網短期包養學這樣的名校,分數也并非唯一,因為校方錄取的是將要貢獻社會、貢獻世界的人。
這又是為什么呢?
專門從事社會學研究的學者表示,這與美國獨特的歷史和文化有關。義工服務的志愿精神可能源自美國開拓新疆土時代新移民們之間相互幫助、不圖報答的社會風氣。由此美國社會逐漸形成了不成文的規定,志愿服務時間長、表現特殊的人,在升學、就業等方面,會更被看包養網重或被優先包養情婦考慮。
在高校看來,做志愿者、義工的經歷及其時間長短,是考查學生社會責任感和公民義務的重要方面。在這樣的錄取規則下,許多學生會包養網選擇參與社區服務和公益活動,讓自己的申請“錦上添花”。包養站長許多大學,如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都會把申請者的社會服務經歷看作是一條錄取規則。有的地區甚至為學生參與社區服務提供獎學金。例如密歇根州,它的服務學習獎學金計劃為遍及全州的“校園契約”成員的大學生提供獎學金。在威斯康星大學歐克包養行情萊爾分校,服務性學習更被列為學士畢業標準。
留學機構專家指出,美國很多頂尖學校非常看重學生的課外活動,例如鋼琴十級、機器人項目、工程比賽等等,還包括一些學術競賽。美國大學尤其是頂尖名校的招生官們,都會特別關注學生在類似做義工等方面的課外活動的表現,做義工不必非要遠赴外地,完全可以包養就在你住的社區、你所在的學校附近等區域,只要能幫到有需要的人士就可以了。
專家觀包養點
社團不是“第二課堂”
王伯慶
國內許多高校,常把社團活動稱為“第二課堂”。
但在國外,社團卻被看成是大學教育的最重要部分。社團是大學聯系和組織學生的橋梁,失去了社團,就如同失去了車廂的火車頭。
原密歇根大學校長杜德斯達說,“當校友們被問及真正的大學教育是什么,他們幾乎從未提到過課程,這些東西在期末和畢業以后很快就消失了。相反,他們記得的是參加過的社團,所遇到的老師和同學以及他們所結交的友誼。”
畢業后能留下的東西,才是大學教育能給學生最有價值的教育,大學社團活動恰恰如此。相對于課堂講授,公益類社團可以更好地培包養網養品德;體育戶外類社團能培養吃苦和不怕失敗的精神,還能強壯體魄;表演藝術類社團能培養大眾溝通能力;科技專業類社包養網單次團可探索個人興趣和職業生涯。更重要的是,社團能夠培養起同學們的終生友誼。在一個技術進步快、社會需求不斷變化、人的壽命延長的新時代中,大學生要做好終生學習的準備。而終生適應能力常常來自課堂外的訓練——社團活動。對于90后的大學生們而言,他們是獨生子女或少子女家庭成長的一代,更需要社團來彌補家庭教育與社會經驗的缺陷。
大學必須做好社團的理由,來自于在線教育的沖擊。今天,在線教育發展迅猛,有人甚至危言聳包養聽:在線教育將以低成本回歸高等教育的本質——學知識與技能,在線教育將沖垮許多低端大學。提供免費在線大學教育的Udacity公司創始人塞巴斯蒂安·特龍就曾預言:未來整個世界將只有10所大學。其實,大學教育最本質的東西不是課堂講授知識,這是量販大學的老朽形象。從孔子講學到雅典學院,都是行走人生、問答交流。也可以說是“輔導員孔丘和柏拉圖指導下的哲學社團”。
教育不包養網心得始于課堂,也不會止于課堂。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閱人無數。大學過去在、今天在、明天還會存在,靠的不是量販式教學——老師講學生聽,電視大學和在線教育可以做得更好。大學活到明天,靠的是學生吃住一起的友包養留言板誼、社團活動和師生接觸,這是在線教育永遠無法取代的校園品質。
相關鏈接
七成大學生加入社團
國內最新調查顯示,超七成2014屆大學畢業生在校期間參加過社團活動,其中參與度最高的社團活動為“公益類”(本科:31%,高職高專:26%),其次為“體育戶外類”(本科:18%,高職包養網高專:20%)。
在對參加的包養網心得各類社團活動進行評價時,“公益類”社團的滿意度最高(本科:83%,高職高專:86%)。公益類社團的“火爆”,一方面可能與該類社團門檻較低、滿意度較高、口碑較好有關;另一方面,隨著社會對公益的關注和學生服務意識的增強,更多學生愿意為公益貢獻力量。“學術科技類”社團活動的滿意度最低(本科:70%,高職高專:74%),這與此類社團的活長期包養動形式較為單一、成員參與和互動感偏差有關。調查包養還發現,參加社團活動的畢業生,對其母校的滿意度和推薦度相對更高。
TC:sugarpopular900
發佈留言